- · 《当代职业教育》栏目设[09/01]
- · 《当代职业教育》数据库[09/01]
- · 《当代职业教育》投稿方[09/01]
- · 《当代职业教育》征稿要[09/01]
- · 《当代职业教育》刊物宗[09/01]
礼赞大师| 潘序伦:现代会计学宗师,职业教育之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曾评价:“20世纪30年代所发生的改革或改良中国会计之争,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会计学术讨论与交流,是我国老一
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曾评价:“20世纪30年代所发生的改革或改良中国会计之争,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会计学术讨论与交流,是我国老一辈会计学家、学者为振兴中国实业,改进中国会计行业落后状况而作的重要努力,也是我国会计学术初步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。”
?
“立信者,立信于人也”?????
经济学家、人口学家马寅初年长潘序伦11岁,1914年便以论文《纽约的财政》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,两人同为“旧中国在美国取得经济学博士的少数几位中的一个”(杨纪琬语)。?
潘序伦潜心他的立信会计事业的同时,马寅初创建了“中国经济学社”,自任会长,并邀请潘序伦出任常务理事。学社的常务会议曾多次假座潘序伦在霞飞路(今淮海中路)的寓所召开。1927年北伐战争后,马寅初常以立法委员的身份对财政政策提出质疑,潘序伦则以知名会计师的身份加以响应。?
抗战时期,马寅初与潘序伦先后来到重庆,马寅初出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时聘请潘序伦兼任教授。?
1940年12月,马寅初因抨击“四大家族”大发国难财,遭到国民党当局扣压。潘序伦则因此拒绝继续在重庆大学授课,以示抗议,并积极参与声援“马师”的营救活动。他给商学院的信中,寥寥数语却尽显其为人的正直与洒脱:“本人事忙,不能再来重大,讲课费全部捐赠商学院学生会。”?
1942年8月,国民党当局迫于各方压力释放马寅初,强令各大学不准聘其任教。潘序伦却独自敦请马寅初登上立信的讲台,并安排他携家眷住在北碚立信校内。国民政府教育部向潘序伦提出警告,要他立即解聘马寅初,否则后果自负。潘序伦依旧寥寥数语,“立信者,立信于人也。既已下聘书,就不能无故解聘。”?
马寅初非常感激。后来他与人说:“潘序伦对开拓中国新式会计有功,不要说来教书,就是要我替他倒夜壶,我也愿意。”?
另一个常常与潘序伦连在一起的名字,便是顾准。?
1927年春,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开张不久,刚满12岁的顾准经人介绍入事务所成了一名练习生。他天资聪颖,好学不倦,加上潘序伦唯才是举,对其委以重任,他很快便掌握了会计学科的相关知识。直至1940年赴苏南参加新四军,除少数时间外,顾准一直在立信工作,对于立信事业贡献颇多。?
事实上,顾准以立信的工作为掩护,从事党的地下工作。《顾准自述》里曾提及:“社会职业生活安定,对我从事党的工作也有某些良好的作用。因为那时白天的办公时间只有六小时,办公时间还可以大量读报……实际上白天的写作,每天不过三四小时。中午休息的两小时,下午五点以后的全部时间都可以利用于参加会议和‘碰头',有些党的工作需要写的公开文章,还可以在办公时间写。”?
虽为无党派人士,潘序伦坚决拥护抗日。对于顾准的革命活动,潘序伦和立信同仁采取的是默许的态度,甚至暗中支持,乃至积极参与。其间,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曾训告潘序伦,要“注意赤色分子的活动”,潘序伦未予理睬。?
在重庆期间,有一日,潘序伦收到周公馆转来的一封信,写信人便是顾准。信中说他已至延安,生活十分艰苦,希望“潘师”汇些钱款以补充衣食之用,潘序伦随即托周公馆代为汇去旧“法币”一万元。1949年5月上海解放,顾准随陈毅将军回上海,登门拜访潘师,当面陈清:“那一万元已收到不误。”??
“三位一体”的会计事业?
1941年,潘序伦从商务印书馆收回了立信会计丛书的版权,与邹韬奋先生主持的生活书店合作筹资,同年6月创办了“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”,除了出版发行立信会计丛书等会计财经类图书以外,还印刷账簿、表单,以满足工商业日常经营之需。?
1947年,会计学家、审计学家管锦康留学美国,就曾在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看到潘先生所著中文本《会计学》。立信会计、财经丛书的学术影响可见一斑。?
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,到立信会计专科学校,再到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,自此,潘序伦“三位一体”的立信会计事业版图终创建完成。他曾说:“事务所可以为学校提供师资;图书社可以为学校提供教材和补助部分办校经费;学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,参加工作以后,可以回过来协助事务所和图书社发展业务。”其用心良苦,不言自明。?
文章来源:《当代职业教育》 网址: http://www.ddzyjy.cn/zonghexinwen/2021/1014/1685.html